7月11日,宿松縣文明辦印發《關于表彰2025年第一、二季度“宿松好人”的決定》,經過推薦、評議、審核、公示等程序,決定授予尹立新等17名2025年第一、二季度“宿松好人”榮譽稱號。
他們是:
四十余年堅守環衛一線,創新鄉村“撤桶并點”模式,為創建文明城市傾盡全力的縣環衛所所長尹立新;
返鄉發展稻蛙共生產業促進生態建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積極參與無償獻血和鄉村環境整治的高嶺鄉社壇村村民孫惠剛;
扎根基層一線,踏實履職盡責,為村級發展和民生改善無私奉獻的北浴鄉廖河村村委委員李婉紅;
回鄉創辦扶貧車間服裝廠,帶動300余名勞動力實現“家門口”就業的宿松恒誠服飾總經理(河塌鄉四利村人)楊作畫;
以飽滿熱情投身鄉村教育,為鄉村孩子撐起成長藍天的下倉鎮中心小學教師楊煥秋;
辭城返鄉照顧患病養父,通過自媒體記錄農村生活,傳遞正能量的涼亭鎮楓驛村村民吳亞春;
扎根鄉村教育八載,用愛心與智慧點亮留守兒童成長之路的柳坪鄉中心小學教師吳怡;
引進新型種養殖模式,傳授技術帶動泗洲村群眾創業致富的安徽志發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恒銳;
創業成功后積極投身公益,組織志愿者活動并捐款幫扶困難群體的宿松縣新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燦;
辦建材廠成功后反哺鄉鄰捐款修路,持續資助貧困家庭及公益事業的孚玉鎮聯盟社區居民張訓安;
17年無償獻血近7000毫升,帶動同事加入愛心獻血隊伍的縣公安局國保大隊教導員張曙;
退役后投身鄉村建設,參與防汛搶險等任務,因公殉職在基層崗位陳漢鄉大明村原黨支部書記陳新港;
保持軍人作風,在基層崗位依舊保持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趾鳳鄉文化站站長姜知文;
三十余年持續助人為樂,將善行融入日常生活的宿松怡美家居總經理(宿松縣華亭鎮人)姚祝榮;
扎根基層30年,創新非遺普法結合模式,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的佐壩鄉龍門村黨總支書記虞觀友;
退休后編撰紅色書籍,作為抗越老兵開展愛國主義宣講,傳承紅色基因的破涼初中退休教師熊群弟;
自費慰問留守老人,牽頭為困難家庭籌集善款的隘口鄉古山村村民戴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