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壩鄉:“稻蛙共養” 蹚出一條致富路
宿松融媒訊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處暑時節,走進佐壩鄉梁嶺村的稻蛙養殖基地,一壟壟綠油油的水稻長勢喜人,黑斑蛙在其間靈活跳躍,呈現出一幅稻蛙和諧共生的田園生態畫卷。
佐壩鄉梁嶺村“兩委”與基地負責人積極探索“稻蛙共養”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實現了“一田雙收、生態與經濟雙贏”。該模式采取“黨支部+公司+基地”的運營機制,由村集體統一流轉土地,共同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并引進專業經營主體進行運營管理。
基地負責人介紹:“我們選擇了黑斑蛙作為主要養殖品種,這種蛙適應性強、生長快、市場價值高?!彼緞t選用抗倒伏、抗病害的優質粳稻品種,以確保稻蛙共生環境處于最優狀態。稻蛙共養采用年度雙周期生產模式:每年4月投放蛙苗,5月插秧,8至9月水稻抽穗期間捕捉首批成蛙,10月水稻收割前完成第二批成蛙上市。
“黑斑蛙生長周期約為100-120天,每畝投放蛙苗3萬尾左右,成活率可達70%以上?!必撠熑怂懔艘还P經濟賬:每畝稻田可產出優質稻谷約1000斤,商品蛙3000-3500斤。我們已經與3家農產品加工企業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銷售渠道非常穩定。他表示,今年預計可收獲生態稻米2萬斤,商品蛙12萬斤,總產值預計超過100萬元。
梁嶺村稻蛙養殖基地目前占地45畝,總投資80余萬元,配套建設了防逃網、遮陽網、監控系統和灌溉設施,實現了標準化、智能化管理。“村集體通過整合項目資金、土地流轉和資金入股等方式,有效緩解了前期投入壓力?!绷簬X村黨支部書記范翠軍說。稻蛙基地每年為村集體帶來1.5萬元的分紅收益。同時,基地常年雇用勞動力10余人,臨時用工高峰時可達30多人,每年發放勞務費用超過30萬元。
隨著稻蛙共養產業日漸成熟,梁嶺村計劃明年將養殖規模擴大至100畝,并建設黑斑蛙深加工生產線,開發蛙肉休閑食品等附加值產品?!拔覀儾粌H要讓稻蛙共養成為村民增收的致富之路,更要將其打造成佐壩鄉一張亮麗的生態農業名片。”范翠軍信心十足地說道。(通訊員 余水兵)
責任編輯: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