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嶺鎮(zhèn):干群齊心引水抗旱保秋收
宿松融媒訊 近期持續(xù)高溫,秋糧生長面臨“烤”驗。許嶺處于太宿分干渠末端,引水流量較小且損耗大,抗旱工作壓力大。尤其是矮腳村有800余畝農田距離水源遠,渠道有堵點導致引水無路,水稻抽穗期急需灌溉,種植大戶焦慮萬分。
旱情緊急,矮腳村兩委干部迅速行動。村支書帶領村干部頂著酷暑反復踏勘,最終在一片荒草叢中,確認了渠道堵點。疏通這條舊渠,成為解決當前引水難題最可行的方案。
然而,勘察確認舊渠路線時,村干部發(fā)現其中一段關鍵位置被村民石某家院墻占壓。疏通渠道必須拆墻,可石某整戶在外。負責這片區(qū)的村干部石飛飛主動站出來,一遍遍打電話溝通。
“石大哥,吳屋、老屋、夏屋等6個組的田旱得厲害,稻子正抽穗,等不起水啊!我們找到一條老渠能救命,但有一段剛好在你家院墻下……”石飛飛在電話中詳細說明了旱情的嚴峻性和舊渠的重要性。起初,石某對拆除自家圍墻有所顧慮。
石飛飛沒有放棄。他將手機拍攝的田間干旱龜裂的照片以及舊渠被圍墻占壓位置的具體照片,發(fā)送給石某,讓遠在外地的戶主直觀了解情況。同時,他坦誠說明圍墻占壓是歷史遺留問題,理解當初建房時的情況。他代表村兩委作出明確承諾:此次清淤疏通是抗旱應急所需,待旱情緩解后,可以在不占用渠道的情況下縮小院子范圍、恢復圍墻,村里將補貼修建工錢,切實保障其合法權益。
真誠的溝通和務實的解決方案,最終打消了石某的顧慮。“不能因為我這一堵墻,耽誤了大家?guī)装佼€地。抗旱要緊,我同意拆!”石某在電話中明確表態(tài)。
獲得同意后,村兩委迅速組織力量拆除了占壓渠道的圍墻部分。緊接著,村干部帶頭,組織黨員和熱心村民,調用挖掘機,揮起鐵鍬,全力清除舊渠內多年淤積的厚重泥土、石塊和雜物。大家冒著酷暑連續(xù)奮戰(zhàn),終于將這條被掩埋的舊渠道成功疏通。
汩汩渠水流入久旱的田壟,看著水流浸潤龜裂的田土,滋養(yǎng)著抽穗的禾苗,種糧大戶們終于松了口氣:“水來了,心就踏實了!多虧村里干部找到老渠、做通工作,也感謝石兄弟的理解支持!”
矮腳村成功疏通廢棄渠道引水解旱,是許嶺鎮(zhèn)全力以赴抗旱保秋收攻堅行動中的一個生動縮影。面對持續(xù)發(fā)展的旱情,許嶺鎮(zhèn)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把保障糧食安全和群眾生產生活用水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旱情發(fā)展,統籌協調,科學引水調水提水,全力保障抗旱工作有序推進。
當前,許嶺鎮(zhèn)抗旱工作正處在關鍵時期。全鎮(zhèn)上下將繼續(xù)發(fā)揚連續(xù)作戰(zhàn)精神,以更實的作風、更細的舉措,凝聚各方力量,堅決打好打贏抗旱保收這場硬仗,努力將旱情影響降到最低,全力守護群眾的“糧袋子”和“錢袋子”。(通訊員 郭芳)
責任編輯: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