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姑鄉:擰緊安全閥門 守護煙火人間
宿松融媒訊 晨曦微露,九姑鄉內的“九小場所”中,一支佩戴“安全巡查”紅袖章的隊伍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他們走進企業,查看電線是否老化;停在學校、敬老院中,檢查滅火器壓力是否正常;來到群租房旁,仔細確認警示牌是否醒目。九姑鄉的安全生產專項檢查,抓在日常,做在經常,這樣的檢查畫面,如今已成為九姑鄉最尋常卻也最安心的風景線。
織密安全責任網,把安全閥門擰緊。守護一方百姓平安,關鍵在于構建堅實有力、觸角靈敏的組織體系。九姑鄉成立安全生產專項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形成“一盤棋”工作格局。工作推進中,堅持把安全生產責任層層壓實,從鄉到村、從村到戶,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鏈條,確保每個環節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負責。全鄉劃分清晰的安全網格單元,由黨員干部、村民代表、熱心群眾擔任網格員,常態化開展巡查,精準掌握網格內安全生產動態。村頭巷尾、田間地頭,總能看到網格員們熟悉的身影,他們排查隱患、記錄問題、及時上報,讓潛在風險在源頭上被捕捉、被化解。
譜好安全共鳴曲,讓知識深入人心。安全意識深入人心,才是治本之策。九姑鄉摒棄刻板說教,讓安全宣傳真正“活”起來、“動”起來、“暖”起來。讓“大喇叭”響徹鄉間田野,每日固定時段,各村應急廣播準時響起,播報防火、用電、交通、防溺水等貼近生活的安全知識要點。夏季提醒池塘安全,農忙時強調農機操作規范,逢年過節重點普及煙花爆竹燃放守則。村民們都說:“廣播天天講,安全天天念,現在連小孩子都知道出門要小心車輛、不能玩火了!”用“小板凳”凝聚鄰里鄉親,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頭大樹下、農家小院等村民聚集地,組織開展“振興夜校”,由鄉干部、專業人士或經驗豐富的“土專家”擔任主講,內容涵蓋家庭用電隱患自查、液化氣罐安全使用、初期火災撲救方法等實用技能。形式輕松,鼓勵村民提問交流,常常在熱烈討論中解決實際問題。
繃緊日常安全弦,讓平安基石永固。安全生產絕非一時之功,而是需要融入日常、抓在經常的持久戰。排查整治“零容忍”,建立常態化、滾動式安全隱患排查機制。聚焦小微企業、家庭作坊、人員密集場所、道路交通、在建工程、自建房、消防設施、危險水域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定期組織專業力量進行“拉網式”“過篩子”排查。對發現的隱患,建立詳細臺賬,明確整改責任人、措施和時限,實行閉環管理,堅決做到“發現一處、整改一處、銷號一處”。考核督導“長牙齒”,將安全生產工作成效納入對各村年度綜合考核重要內容,加大考核權重。鄉紀委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對責任不落實、措施不到位、整改不及時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追責問責,以強有力的督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和工作落地。
夜幕低垂,九姑鄉的點點燈火次第亮起,溫暖而安寧。結束了一天的巡查,網格員們并未直接回家,而是習慣性地繞道村邊那處新加固的塘壩又看了一眼。不遠處,村應急廣播正用熟悉的鄉音提醒著夜晚用電安全。這日復一日的細致守護,這潤物無聲的安全浸潤,正是九姑鄉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樸素的詮釋。下一步,九姑鄉將繼續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織密防護網,奏響平安曲,讓安全成為這片土地上最堅實的基石,最溫暖的底色,守護好萬家燈火的安寧與祥和。(通訊員 周昕煜)
責任編輯: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