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塌鄉:多管齊下 打出抗旱“組合拳”
宿松融媒訊 當前,正值再生稻收割的關鍵時期,持續高溫少雨天氣給糧食豐收帶來嚴峻挑戰。面對旱情,河塌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迅速響應,堅決扛起糧食安全責任。
旱情就是命令,保收就是責任。河塌鄉深刻認識到確保再生稻豐收對于保障糧食安全、穩定農民收入的重要意義。第一時間召開抗旱保收專題工作會議,啟動應急響應機制,成立抗旱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形成“統一指揮、部門聯動、鄉村協同”的高效運行機制。定期研判旱情發展趨勢,動態調整抗旱策略,確保各項措施精準落實到村、到戶、到田塊,為抗旱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面對“渴”不容緩的農田,河塌鄉堅持“節、引、提、調”并舉,千方百計開辟水源,提高用水效率。鄉水利站全面摸排轄區內水庫、塘壩、河流的蓄水情況,統一科學調度,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節水、后調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則,優先保障再生稻關鍵生長期用水需求。及時清理、疏浚灌溉渠道,確保水路暢通,減少輸水損耗。組織力量尋找新的應急水源點,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打井取水。充分利用水利設施,如泵站、移動抽水設備等,日夜不停地從遠處河道、水庫提水灌溉,努力擴大灌溉面積。
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采用淺濕間歇灌溉、噴灌滴灌等節水技術,避免大水漫灌,最大限度提高每一方水的利用效率。同時,指導農民科學應對高溫熱害,通過適時葉面噴施磷鉀肥、抗旱劑等措施,增強水稻植株自身的抗旱能力,減輕高溫干旱對稻谷品質和產量的影響。
糧食生產事關國計民生。下一步,河塌鄉將繼續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旱情發展,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實的作風,做最充分的準備,全力守護好群眾的“米袋子”和“錢袋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河塌力量。(通訊員 周東陽)
責任編輯: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