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鎮:聚焦特色農業 服務高粱豐收
宿松融媒訊 秋風起,高粱熟。日前,走進復興鎮高粱基地,紅紅的高粱映紅了天際,染紅了秋天,成為鄉村里一道獨特秀麗的風景線。
近年來,復興鎮始終把發展鎮域經濟作為重要抓手,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著力做好做強特色農業產業”為中心,全過程服務高粱產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強化土地流轉發展集群農業
復興鎮依據各村(社區)資源稟賦,因地制宜探索發展特色農業,奮力搭建“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產業發展架構。通過鼓勵村民流轉土地,整合閑置土地資源,推進高粱規模化種植,做大做強做優高粱種植產業。
目前,復興鎮共流轉土地面積約10萬畝,其中高粱種植面積達3萬畝,平均畝產能達到400公斤,預計2025年優質“紅纓子”高粱產量超過1200萬公斤。
強化技術指導全程跟蹤服務
復興鎮每天組織技術人員深入一線,搶抓晴好天氣,幫助農戶聯系收割機,指導農戶正確粉碎高粱秸稈及做好秸稈還田等工作,為秋種打好基礎。同時做好田間巡邏、秸稈禁燒宣傳等工作,常態化對高粱地進行巡邏排險,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確保糧食安全落細落實。
日前,復興鎮共組織收割機100余臺,每天收割成熟高粱達6000畝,出動巡邏排險人員320人次。
強化科技賦能助推強農富民
復興鎮堅持把農業機械化作為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緊扣農業生產實際需要,不斷提升農業機械裝備水平、作業現代化水平,加快推進全過程機械化應用,播種、日常管護、收割等均采用機械化作業,大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
近年來,復興鎮堅持“從優”“從精”做強農產品加工業,榮獲全市農產品加工十強鄉鎮。全鎮有大型糧食烘干廠3家,烘干機組20臺,年可烘干糧食1.7萬噸,滿足了復興鎮小麥、水稻、高粱等糧食烘干需求。
下一步,復興鎮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我們將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堅定不移地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通過政策引領,圍繞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不斷加大產業支持力度,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做大做強優質糧食作物產業。(通訊員 徐宿海)
責任編輯: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