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鎮:文明之光照亮鄉村振興之路
宿松融媒訊 和美鄉村建設如火如荼,文明實踐活動豐富多彩,特色產業蓬勃發展……走進復興鎮,映入眼簾的是如詩如畫的宜居環境,令人心曠神怡的是撲面而來的文明新風。
近年來,復興鎮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堅持黨建引領,注重基層治理,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一幅村強民富、景美人和的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人居環境提檔升級,按下鄉村面貌“美顏鍵”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近年來,復興鎮以改善人居環境為切入口,堅持從細處著手、向實處發力,全力推進鎮域環境和鎮容村貌顯著改善,著力構建“環境美、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的美麗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為了給群眾營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復興鎮每月會定期組織鎮、村干部職工,黨員、志愿者、縣直包保專班人員及清潔專員開展“和美松茲”村莊清潔日主題活動。活動中,大家手拿鐵鍬、掃帚、鐮刀、鐵鉗等清潔工具,對路邊枯枝落葉、白色垃圾、農業廢棄物、溝渠河道漂浮物等進行全面清理。開展環境清潔的同時,大家還不忘向往來群眾進行環境衛生宣傳,引導群眾共同參與環境保護、共同維護美好家園。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
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是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近年來,復興鎮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聚焦化解治理難點堵點,健全網格管理體系、強化人員作用發揮、創新鄉村治理機制、凝聚多方共治合力,持續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賦能增效,讓鄉村善治、文明新風浸潤和美鄉村。
復興鎮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創新推行“網格+”基層治理模式,依托全鎮10個村(社區)構建“包村領導+包村干部+村書記+網格員”的四級網格體系,發揮網格直面群眾的獨特優勢,廣泛發動網格員走戶入巷排查矛盾糾紛,及時掌握化解有苗頭性、傾向性的矛盾糾紛和社情民意,有效避免“小糾紛”變成“大問題、大隱患”,通過群眾積極參與,實現全覆蓋、全方位收集網格矛盾糾紛。
特色產業多元發展,奏響鄉村振興“致富曲”
近年來,復興鎮立足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以產業振興為重點,鄉村建設為抓手,為鄉村振興不斷增添活力。
據了解,復興鎮有水稻、大豆、小麥等糧食作物種植面積超16萬畝,是農業大鎮、產糧大鎮。近年來,該鎮“從優”“從精”做強農產品加工業,榮獲全市農產品加工十強鄉鎮。該鎮以投資1.5億元年產大米11萬噸、年烘干4.5萬噸稻谷的稻口鮮生態科技公司為龍頭,打造九成農場、華陽河農場、洲區糧食加工產業鏈中心;以二東瓜蔞生態公司的精深加工為平臺,擦亮“小姑山牌瓜蔞”品牌;做好“頭部”農產品的特色化增值空間和“尾部”精深加工的增值文章,推動農產品加工業提質增速,推動鄉村全產業鏈發展,助力農民穩定增收。(通訊員 李倩)
責任編輯:朱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