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鎮:從“難”處破題 織密民生“三張網”
宿松融媒訊 近年來,二郎鎮以“解民憂、紓民困、暖民心”為出發點,瞄準民生領域“急難愁盼”,從“難”處破題、向“實”處發力,通過“黨建引領互助社、專業賦能養老服務、鄉賢反哺公益事業”三大舉措,織密織牢“應急救助、養老服務、公益賦能”三張民生保障網,讓發展成果更有溫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黨建引領“小互助”,織密應急救助“保障網”
針對農村突發性救助“反應慢、覆蓋窄”問題,二郎鎮以“黨建+公益”為突破口,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在全鎮推廣“村級救急難互助社”模式,構建“鎮—村—組”三級聯動機制。鎮黨委將互助社建設納入年度重點民生工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以界嶺村為示范點,通過黨員大會動員、微信群接龍捐款,48小時內募集資金4.46萬元,參與捐贈達51人次,其中黨員干部帶頭捐贈率達100%。建立“鎮級備案 + 村級透明”雙監管制度,要求各村互助社設立獨立賬戶,針對急難情形,由村民議事會進行評議,并對資金使用情況全程公示,做到公開透明,零糾紛。同時,在資金救助的基礎上,各村組建“黨員志愿幫扶隊”,針對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群體開展“每周一訪、每月一幫”活動,將應急救助轉化為長效關懷。
專業賦能“微服務”,織牢養老“享老”幸福網
為破解農村養老服務“供給弱、質量低”難題,二郎鎮引入專業機構合作機制,與陽光養老服務中心簽訂服務協議,通過“務實監管 + 暖心服務”,推動養老服務從“有保障”向“有品質”升級。制定《居家養老服務績效考評細則》,實行“村級日常監督+鎮級季度考評”機制。每周隨機抽取20名服務對象電話回訪,重點核查上門時長、服務態度,每月實地檢查服務記錄、檔案,推動服務質量持續優化。督促服務機構做實助潔、理發等基礎服務,累計服務1000余人次。定期走訪獨居老人,排查安全隱患,在春節、重陽節等重要節日開展慰問活動,為老年人送去節日慰問品和關懷,讓老年人實現“安享晚年”。
鄉賢反哺“大公益”,織密鄉村振興“賦能網”
二郎鎮以“鄉情為紐帶、公益為載體”,搭建“黨委搭臺、鄉賢出力”的共治平臺,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2024年,鎮黨委借助縣慈善總會平臺,成立“二郎鎮教育公益基金”。通過舉辦“鄉賢座談會”“項目推介會”等活動,動員鄉賢企業家捐款。截至目前,已累計籌集資金70余萬元。該基金定向用于二郎鎮中小學設施改造、貧困生資助等項目。同時,成立“教育公益基金監管委員會”,由鄉賢代表、村民監督員、學校負責人共同參與管理。定期公示資金使用明細,召開反饋會,邀請捐贈人實地查看項目進展,確保資金“捐得放心、用得透明、管得規范”。在二郎社區和劉坡村救急難互助社的籌建過程中,鄉賢們再次慷慨解囊,累計為兩個村社捐贈3萬元啟動資金。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二郎鎮將繼續以“三張網”為抓手,把群眾的“難點”作為工作的“支點”,用黨建“紅心”暖民心、專業“匠心”增信心、鄉賢“愛心”聚合力,讓民生保障網更密、更牢、更溫暖,書寫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幸福答卷。(通訊員 劉記杭)
責任編輯:李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