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 攜手反電詐
宿松融媒訊 9月5日下午,縣實驗中學新城校區報告廳內,近200名學生牽著家長的手有序入座。這場由縣公安局反電詐中心宣傳員聯合轄區松茲派出所民警主講的“開學第一課”,以“小手拉大手”為核心主題,將反詐知識從校園傳遞到家庭,讓親子攜手筑牢防騙防線。
“同學們,屏幕里這個‘班主任’只讓轉賬收學費卻不露面,大家覺得有問題嗎?”講座現場,宣傳員結合本地真實案例提問,七年級王同學立刻拽住媽媽的衣袖:“媽媽,上次班級群里有人發收款鏈接,你是不是也像案例里說的,先打電話問老師才沒轉錢?”王媽媽笑著掏出印著反詐口訣的塑料扇:“多虧你上次在護學崗聽民警講完,回家提醒我‘陌生收款要核實’,這扇子還是你特意幫我收著的呢!”這把由孩子保管、家長使用的宣傳扇,正是“小手拉大手”的生動體現。孩子先學反詐知識,再帶動家長重視,讓家庭成為反詐的“第一防線”。
這樣的親子互動,正是我縣“小手拉大手”反電詐進校園機制的縮影。據了解,為破解“反詐宣傳難以觸達家庭”的難題,今年以來,縣公安局反電詐中心聯合全縣基層派出所,以“護學崗宣傳+校園講座+家庭任務”的模式,已在100余所中小學校開展200余場“小手拉大手”反電詐宣傳活動,2萬人次家長參與其中。民警們不僅在護學崗發放4萬余把反詐宣傳扇、6萬余份《家庭反詐手冊》,更在手冊中設計“親子任務”:要求學生每周和家長共同學習1個反詐案例、檢查1次“國家反詐中心”APP安裝情況,讓孩子成為家庭反詐的“宣傳員”。
“以前總覺得詐騙是大人的事,直到今天聽民警講‘掃碼送文具套取家長信息’的案例,才知道孩子也是騙子的目標。”家長劉女士手持《家庭反詐手冊》,認真記錄“不點擊鏈接、不信陌生來電、不泄露信息”的“三不原則”。她坦言,講座結束后會和孩子一起完成手冊里的“親子任務”,“現在孩子能教我識別詐騙,這種‘小手拉著大手學’的方式,比單純說教管用多了。”
活動中的有獎問答環節,更讓“小手拉大手”的成效直觀可見。當八年級李同學準確答出“免費游戲皮膚詐騙的三個防范要點”時,臺下家長紛紛鼓掌。“我是從學校教的《反詐小衛士》童謠里學的!”李同學舉著獎品說。原來,宿松縣公安局還聯合學校創作多首反詐童謠,讓學生在傳唱中牢記知識,再通過“小手”傳遞給“大手”,形成“校園學知識、家庭練本領”的反詐閉環。
活動尾聲,學生們舉著“小手拉大手,反詐一起走”的標語牌,與家長、民警并肩合影。照片里,一雙雙緊握的手,不僅是親子間的溫情,更是“校園帶動家庭、家庭影響社會”的反詐合力。據統計,依托“小手拉大手”機制,今年以來全縣電詐案件同比下降11.3%,其中未成年人電詐案件下降35.2%。
“‘小手拉大手’的核心,就是讓孩子成為連接校園與家庭的‘反詐紐帶’。”縣公安局反電詐中心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該機制,讓每一雙“小手”都能拉起“大手”,真正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反詐目標,為建設平安宿松筑牢堅實防線。(通訊員 孫春旺)
責任編輯:陶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