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市場監管局:學紀正風強擔當 為民解憂踐初心
宿松融媒訊 “這面錦旗,不僅是群眾的認可,更是對我們嚴守紀律、為民服務的鞭策。”日前,宿松縣市場監管局隘口市監所負責人收到群眾送來的印著“盡職盡責暖人心嚴謹高效辦實事”的錦旗,感慨地說道。
近日,宿松縣市場監管局隘口市場監管所成功化解一起老年人高價購買凈水器的消費糾紛,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基層市場監管人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踐行了“為民服務”的宗旨,展現了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實際成效,交出了一份“作風硬、服務暖、成效實”的民生答卷。
以“三學”明紀律,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入腦入心
全國兩會后,宿松縣市場監管局堅持把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作風建設的重要抓手,通過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班、“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案例剖析會等形式,組織全員深學細悟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一是“關鍵少數”領學,擰緊思想“總開關”。 局黨組、黨支部、各市監所都將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納入年度學習計劃,由局黨組帶頭講“廉政黨課”,圍繞“中央八項規定出臺背景、核心要求、基層執法常見風險點”等內容,逐條剖析紀律“紅線”。
二是“案例警示”促學,敲響行為“警示鐘”。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專題學習會,組織全員觀看《零容忍》等警示教育片,重點分析“執法過程中收受管理服務對象禮品禮金”“利用職務便利謀取私利”等基層易發問題和后果。“中央八項規定不是‘軟約束’,而是‘硬標尺’。”“面對群眾訴求,既要講政策法規,更要講紀律底線——絕不接受宴請、絕不收受財物。”學習會上局主要負責同志結合典型案例強調。
三是“實踐課堂”踐學,校準服務“坐標系”。 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學習教育延伸至一線。在處理消費糾紛時,在一線執法時召開“現場教學會”,讓年輕干部在實戰中理解“嚴管”與“厚愛”的平衡。
以“三查”嚴監督,讓紀律執行落地生威
縣市場監管局堅持“嚴字當頭”,通過“人員自查+交叉互查+群眾督查”,構建全鏈條監督體系,確保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執法過程中“不打折”。
一是“臺賬式”人員自查,查作風“漏洞”。 建立《問題查擺臺賬》,對照《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問題清單》《隱形變異的作風問題清單》、基層“四風”10種隱形變異表現、典型案例和各渠道收集的問題等開展查擺。全體人員結合自身工作全面查擺問題,見人見事見責任地深入查擺問題。
二是“談心式”交叉互查,查問題“盲區”。從局長對分管、分管對所長、所長對一線人員采取"一對一""面對面"談心談話,當面指出問題。同時召開"吐槽大會",只講"真心話""實在話",以當面談當面說的方式互相提問題、剖根源。
三是“開門式”群眾督查,查服務“溫差”。 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線上采用網絡留言、民生熱線、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線下召開企業代表開門教育座談會,領導班子帶頭開展“訪企入村”專題行動,實地走訪調研。用群眾督查這面“鏡子”,照出了服務和執法中的細節短板。
以“三改舉措”促提升,讓紀律成果惠及群眾
縣市場監管局堅持“問題導向”,針對“三查”中發現的問題,以“即知即改、舉一反三、長效常治”為抓手,推動作風轉變與服務升級。
一是“即知即改”抓細節,讓服務更“貼心”。將發現的問題納入集中整治臺賬,針對性地開展集中整治。如“消費者咨詢渠道不夠暢通”問題,開通咨詢熱線提供“一對一”政策解讀。利用“宿松有好市”微信視頻號,發布相關趣味動畫和政策解讀。
二是“舉一反三”補短板,讓監管更“精準”。 針對部分商家“誤導消費者”“虛假宣傳”的共性問題,開展專項行動,重點排查“上門推銷”“免費體驗誘導消費”等隱患,責令整改虛假宣傳行為。
三是“長效常治”建機制,讓作風更“過硬”。 出臺相關細則,讓紀律要求“可視化、易理解”,將“廉潔執法”“文明服務”納入績效考核,與評優評先掛鉤;建立“執法回訪”制度,對消費糾紛調解結果進行電話回訪。
學紀鑄魂見實效為民服務顯擔當
從“被動學規”到“主動守紀”,宿松市場監管局將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成果,轉化為守護民生的生動實踐。正如錦旗上寫的——“盡職盡責暖人心 嚴謹高效辦實事”,這不僅是對基層干部的贊譽,更是對新時代市場監管人“作風硬、本領強、敢擔當”的最好詮釋。
下一步,宿松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深化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更嚴的紀律、更實的作風、更優的服務,為群眾筑牢消費安全防線,讓“市場監管藍”成為群眾最安心的底色。(通訊員 楊鑫 吳其林)
責任編輯:楊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