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助農書寫惠民答卷
宿松融媒訊 “新鮮農家特產茄子干,3……2……1上鏈接,18塊錢一斤;魚腥草是天然野生的,自制涼茶效果好;這些紅薯粗糧吃起來口感較甜,香香軟軟甜甜糯糯的。”日前,在隘口鄉古山村電商直播孵化基地內,助農主播正對著鏡頭熱情推介當地農特產品,現場氣氛火熱,直播間里訂單不斷。這火熱場景的背后,是縣商務局以作風建設實效賦能電商助農的生動實踐。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縣商務局聚焦農村產品銷售不暢、農戶自營能力弱等難題,帶著“問題清單”深入田間地頭、生產車間,走訪農業企業、種養殖大戶及農戶,建立“收集-交辦-辦結-反饋”閉環機制,靶向解決訴求。目前,已暢通菜籽油、大米等特色農產品銷路,幫助10余家鄉村小微企業打開線上銷路,辦結訴求33單。
一系列務實舉措帶來了看得見的成效。河塌鄉新頁村村民朱江淮對此深有感觸;“這個直播平臺給我們老百姓帶來了很大的效益,讓我們多余的農產品得以銷售,很實惠!” 古山村黨總支書記鄧超也表示:“直播已開播了十幾場,每場可以賣到一到兩萬元。周邊鄉鎮的群眾都將東西送到基地來賣,引發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為鞏固成果,縣商務局發揮電商直播優勢,培育“電商+農業+旅游” 新業態,聯合電商企業在隘口鄉古山村、程嶺鄉楊辛村開設電商直播孵化基地,搭建互聯互通平臺,提供電商孵化、主播培育、產品推廣等服務,引導農戶按直播需求發展“以銷定產”模式,構建全要素電商服務網絡。安徽橙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敏介紹“我們目前在全縣開展了45場助農直播,每場受益農戶近60人,每場銷售額在2萬元左右,總銷售額近100萬元。”
“在改進作風、訪企入村專題行動中,我們堅持線上加線下雙軌并行,有效解決了企業的困難事、農戶的煩心事,建立了‘電商+直播+鄉村’直采直銷幫扶機制。”縣商務局局長劉源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推動直播助農和產銷對接活動常態化,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惠企為民實效。(融媒體記者 劉正平 張曉珍)
責任編輯:陶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