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公安:駐點警務守護萬畝冬瓜豐收
宿松融媒訊 眼下,宿松縣匯口鎮的萬畝冬瓜已進入采收旺季。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冬瓜種植基地、收購點和加工廠區,都多了一塊藍色標牌。這是宿松縣公安局匯口派出所設立的駐點警務崗。通過警力前置,為冬瓜豐收季筑牢平安防線。
“以前收瓜像打仗,防偷、盯秤、愁堵車,樣樣都得操心。”匯口鎮從事冬瓜蓉加工生意的村民余和山擦著汗,望向不遠處的駐點警務崗笑道,“現在民警就在跟前,有事隨時找,我們只管安心收瓜!”這個設在匯口鎮龍潭村的警務崗,是匯口派出所將警務融入產業鏈的關鍵舉措。從清晨五點到深夜十點,民警輔警全天候值守,成了農戶和商戶心中的“定心丸”。
匯口鎮是聞名皖西南地區的“冬瓜之鄉”,冬瓜種植面積達1.1萬畝,已形成種植、運輸、收購、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駐點警務崗的設立,精準對接了產業鏈上的平安需求。
“石警官,這兩車瓜的斤兩我覺得不對!”7月6日上午,康公村收購點傳來爭執聲。民警石寶寧放下剛泡的茶水,拿著校準秤快步上前。原來,收購商認為農戶的冬瓜帶泥過多,雙方為“凈重量”吵得不可開交。他當場示范規范去皮稱重的方法,又調出往年交易記錄作參考,三分鐘就化解了糾紛。
這樣的場景,在駐點警務崗幾乎每天都上演。采收季里,工時計算、貨款結算、裝卸分工等糾紛時有發生。駐點民警熟稔農事規律,總能用“接地氣”的方式化解矛盾。“他們懂行!知道冬瓜帶泥是正常的,也清楚工人一天能收多少斤,調解起來讓人信服。”湖北收購商老陳說,前幾天貨車司機與本地裝卸工因工錢起沖突,民警當場算出合理工價,雙方都心服口服。
“一輛三輪車停在饒明高家的冬瓜地旁有一個多鐘頭,情況有點不正常,請趕快過去查看!”7月14日中午,康公村駐點警務崗民警接到所里監控巡查通知,立即趕往康公村種植大戶饒明高的冬瓜地。去年七八月間,一名湖北籍男子夜間多次駕車竄至康公村盜摘地里的冬瓜,導致饒明高家蒙受5000元損失。今年6月,駐點警務崗民警督促饒明高在瓜地和收購點共安裝了4個監控探頭,還堅持每日對瓜地巡邏兩次。“以前丟了才報警,現在有監控盯著,小偷剛有動作就會被發現,今年冬瓜一顆沒少!”饒明高指著安裝在瓜地附近的監控探頭,語氣格外踏實。
駐點警務崗的作用不止于防盜。民警在日常值守中發現,冬瓜運輸的“最后一公里”最易出問題:收購點門口的小路狹窄,貨車掉頭常造成擁堵;外地司機不熟路況,繞路會耽誤冬瓜運輸時間。為此,駐點警務崗變身為“交通調度中心”,主動為進入匯口鎮的每一輛外地貨車提前規劃停車區,用警車引導通行。
“以前運瓜到G347國道出口要1小時,現在民警疏導后20分鐘就能到,瓜的新鮮度都能多保持半天。”來自江西的貨車司機小楊說。
此外,駐點警務崗民警輔警依托設立的微信工作群,為從事冬瓜種植、加工、銷售、運輸等產業的企業和農戶提供線上服務,定期發布防盜、防騙、惡劣天氣行車安全等預警信息,并對他們發來的每一條求助信息,都通過后臺快速響應,形成“指尖上的警務服務”閉環。6月底以來,匯口派出所4個駐點警務崗,累計受理群眾求助107人次,解決急難愁盼事41件。
從涉瓜糾紛化解到運輸暢通保障,從防盜反詐到產銷服務,匯口派出所的駐點警務崗,如同一顆釘在產業鏈上的“平安鉚釘”,讓萬畝冬瓜田的豐收畫卷里,始終洋溢著穩穩的安心。(通訊員 孫春旺)
責任編輯:姚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