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公安局:以黨風廉政建設為基 筑牢警民“連心橋”
宿松融媒訊 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過程中,宿松縣公安局緊扣黨風廉政建設核心,以創新舉措破解隊伍管理與作風建設難題,將紀律要求切實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在警民間搭建起互信互通的“連心橋”。
精準管理聚警力,筑牢隊伍“廉潔根基”。該局以“六必談”制度為著力點,實現對民警全周期、精準化的思想引導與紀律提醒。在民警工作突出、失誤,或是崗位變動、家庭困難等關鍵節點,均通過談心談話傳遞組織關懷,明確紀律底線。針對青年民警,創新推出“導師幫帶+ 職業規劃”機制,傳授業務技能的同時,著重強調廉政準則。如二郎派出所青年民警朱啟超,在導師指導下,獨立辦結11起案件,其中1起獲評“最優”案卷,辦案中堅守“群眾利益無小事”原則,贏得群眾口碑,成為青年民警廉潔從警典范。局黨委成員分片督導,將黨風廉政建設要求傳達至基層。通過與民警“面對面”交流,解決基層執法實際困難,強化“執法必廉”底線思維。在黨委引領下,各單位形成“紀律先行、服務跟進”的工作常態,為警民連心橋夯實隊伍基礎。
基層單位亮實招,打造廉政“服務窗口”。各基層單位結合自身職能特點,將黨風廉政建設融入日常工作,讓群眾感受公安隊伍的清風正氣。復興派出所借助“駐村輔警聯絡站”,將廉政監督延伸到村社。駐村輔警組織村民學習法律法規,收集群眾對民警執法意見建議,協助監督黨員干部履職。依托該機制,聯合村干部、民警聯動調處矛盾糾紛140余起,實現“小事不出村”。同時,創新“執法回訪+ 廉政調查”雙軌機制,執法后主動詢問群眾對執法公正性、廉潔性的評價,針對性整改問題,使群眾滿意度從83%提升至92%,每次執法都成為廉政教育實踐。隘口派出所發揮黨支部書記“頭雁效應”,將黨風廉政建設與打擊犯罪、守護民安緊密結合。在打擊電詐案件中,支部書記帶隊上門攔截,成功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為群眾挽回損失3.5萬元。看守所聚焦特殊崗位廉政風險,以“三項機制”筑牢紀律防線。風險預警機制每月排查監管流程、隊伍管理中的廉政風險點并立即整改;家屬共管機制邀請民警家屬參與監督,形成“單位+ 家庭”雙重約束;案例警示機制通過分析典型違紀案例,強化民警“知敬畏、存戒懼”紀律意識。
成果轉化見實效,厚植警民“魚水深情”。該局將黨風廉政建設舉措轉化為切實民生實效,讓“紀律紅線”成為“服務底線”,“廉政要求”化作“護民行動”,推動警民關系升溫。在打擊犯罪一線,廉政建設催生的“零容忍”態度轉化為破案攻堅實力。今年以來,全局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提升12%,侵財案件查處效率顯著提高。隘口派出所通過廉政教育強化民警“破案為民”意識,成功攔截電詐案件,帶動轄區電詐發案率同比下降35%,提升群眾安全感。在服務群眾前沿,黨風廉政建設淬煉的“務實作風”轉化為高效服務行動力。復興派出所依托“駐村輔警聯絡站”收集群眾訴求,推動高頻服務事項“上門辦”“加急辦”,今年為偏遠村社群眾提供上門服務230余次,平均辦理時間縮短40%。通過“執法回訪+ 廉政調查”機制捕捉群眾反饋問題,推動全局優化17項服務流程,讓服務更便民。在隊伍形象塑造上,廉政建設帶來的“清風正氣”凝聚群眾信任。以青年民警朱啟超為代表的“廉潔執法、熱心服務”典型不斷涌現,其事跡經社區宣講、新媒體傳播,帶動全局民警收到群眾感謝信、錦旗等正面反饋同比增長58%。(通訊員 孫春旺)
責任編輯:姚翠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