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宿松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4年宿松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宿松縣統計局
2025年5月30日
2024年,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全縣經濟總體延續了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
一、經濟綜合
經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GDP)30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5.3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98.2億元,增長9.1%;第三產業增加值148.4億元,增長5.5%。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9.6:37.1:43.3調整為18.3:32.5:49.2。
2024年全縣生產總值(GDP)及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指 標 | 絕對數 | 比上年增長(%) |
地區生產總值 | 301.9 | 6.4 |
其中:第一產業[2] | 55.3 | 4.1 |
第二產業 | 98.2 | 9.1 |
第三產業 | 148.4 | 5.5 |
其中:農林牧漁業 | 56.0 | 4.1 |
工業 | 74.6 | 8.1 |
建筑業 | 23.6 | 12.0 |
批發和零售業 | 29.4 | 7.9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6.7 | 1.9 |
住宿和餐飲業 | 4.0 | 2.3 |
金融業 | 9.7 | 4.3 |
房地產業 | 17.4 | 3.0 |
其他營利性服務業 | 39.3 | 11.9 |
其他非營利性服務業 | 41.4 | 0.9 |
二、農業
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77963.5公頃,比上年減少12.2公頃。其中,稻谷種植面積45431.1公頃,比上年減少244.5公頃;小麥種植面積13493公頃,比上年增加295公頃;油料種植面積24069.7公頃,減少339.1公頃;棉花種植面積2985.8公頃,減少287公頃;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11121.4公頃,增加24.4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41.98萬噸,比上年增加3014.7噸,增長0.72%;稻谷產量309261噸,增長0.77%;小麥產量56326噸,增長3.15%;油料產量5.6萬噸,下降4.21%;棉花產量2806.1噸,下降9.28%;蔬菜及食用菌產量24.45萬噸,增長5.34%。
年末全縣生豬存欄20.76萬頭,比上年增長30.64%;全年生豬出欄40.14萬頭,下降1.26%;豬肉產量3.38萬噸,同比下降1.09%;牛存欄1.82萬頭,下降8.75%,牛出欄1.39萬頭,下降4.3%;牛肉產量0.23萬噸,下降0.23%;羊存欄1.97萬頭,下降5.1%,羊出欄1.79萬頭,下降27.8%;羊肉產量0.03萬噸,下降24.12%;活家禽存欄556.96萬羽,增長2.41%,活家禽出欄2269.91萬羽,同比增長7.07%。肉類總產量6.62萬噸,同比增長0.9%,禽蛋產量2.53萬噸,下降5.92%,水產品產量9.53萬噸,增長6.73%。
三、工業、建筑業和房地產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6%,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下降3.2%,股份制企業下降2.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23.5%。分門類看,采礦業增長14.3%,制造業增長13.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0.8%。
規模以上工業中,25個工業大類行業有16個增加值保持增長,其中計算機、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60.3%,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制造業下降9.2%,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44.5%,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5.9%,紡織服裝、服飾業增長9.8%,紡織業增長12.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42.1%。
全年建筑業實現增加值32.2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6.4%。全縣庫內房地產開發企業實現商品房銷售額7.4億元,同比增長2.2%,商品房銷售面積達12.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2.6%。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3]比上年增長12.3%。其中,技改投資增長3.7%,民間投資增長6.2%,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8.6%,建安投資增長17.9%,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24.7%。分行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7.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5.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5.6%。
五、國內貿易及對外經濟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0.9億元,比上年增長6.7%。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1.8%。分行業看,批發業銷售額增長15.2%,零售業銷售額增長8.1%,住宿業營業額增長4.6%,餐飲業營業額增長3.1%。
進出口總額3697萬美元,下降49.9%。其中,出口2976萬美元,下降56.3%;進口720萬美元,同比增長26.3%。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00萬美元。
六、交通、郵電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6.7億元,比上年增長1.9%。
縣內公路里程3502.5公里,比上年增長15.2公里;鐵路營業里程55.9公里;全年公路運輸量105萬人次,下降36.4%;貨物運輸量925萬噸,增長4.5%;貨物運輸周轉量80960萬噸公里,增長10%。
全年郵政業務總量1.6億元,同比下降6.2%。郵政函件業務2.13萬件,同比增長36.5%;郵政快遞業務量968.3萬件,同比增長10.8%,其中投遞量401.8萬件,同比下降4%,投遞量占快遞業務的41.5%;包裹業務543.6萬件,同比下降28.5%。
七、財政和金融
2024年,全縣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68億元,增長8.6%。其中,稅收收入8.3億元,增長5.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4.62億元,同比下降5.4%。12月末,全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517.8億元、增長5.9%,住戶存款余額438.5億元、增長11.9%,人民幣貸款余額330.5億元、增長8.6%,全縣金融機構存貸比63.8%。
八、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據國家統計局宿松調查隊年報資料,2024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03元,增長6.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972元,增長4.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06元,增長6.8%。
城鎮新增就業人員5298人,下降34.5%;城鎮登記失業人員1455人,下降6.1%;失業人員再就業1455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643469萬人,同比下降3.6%?;踞t療保險參保人數685523人,下降3.2%,住院病人實際補償比例55.14%。
年末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29個,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床位7068床。社會福利院床位數40床。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834人,下降7.7%;23759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增長0.8%;農村五保供養4181人,下降17.5%,民政救助人數1939人,下降3.1%。
九、教育、科學技術、文化和衛生
普通中學49所,在校生45305人,專任教師3875人,初中升學率100%,高中升學率70.1%。小學94所,在校生43511人,專任教師3018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比重92.3%,比重較去年提高0.9個百分點;農村義務教育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80.5%,較去年提高0.2個百分點。
全縣本年度新增注冊企業個數2385個,同比增長5.6%;國家級馳名商標2個,新增授權發明專利61個。
年末全縣擁有縣級文化館、縣級公共圖書館、縣級博物館各1個,黃梅戲劇團1個,公共圖書館圖書紙質總藏量345千冊、同比增長10.6%;城區全民健身公園、廣場15個。
年末全縣有醫療衛生機構311個,其中醫院12個、衛生院22個,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9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6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血防站1個,婦幼保健院1個,衛生監督所1個。全縣醫院、衛生技術人員4224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751人,注冊護士1750人。鄉村醫生和衛生員750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3568張。
十、資源、環境和應急管理
年末全縣耕地面積80269.1公頃,其中水田40259.7公頃。建設用地24278.8公頃,當年新增建設用地400.7公頃。
全年環境污染治理本年完成投資總額3.3億元,增長0.9%。工業企業污染物達標排放率98.09%;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277.4噸,比上年下降15%;工業廢水排放量達標率98.2%,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工業煙塵排放量達標率97.6%,比上年提高0.01個百分點。綜合環保指數為96,城區空氣質量優良以上天數占全年比重92.3%,比上年高1.3個百分點。
全年安全生產采取現場處理措施20起,行政強制措施3起,行政處罰案件24起,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人。
注:
[1]國家統計局對三次產業和行業實行相對分離的劃分標準,第一產業指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第二產業指工業(不含開采輔助活動,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和建筑業,第三產業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
[2]2011年國家統計制度改革,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和房地產開發投資。
[3]各項統計數據均包括省屬華陽河農場、九成監獄管理分局。
責任編輯:陶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