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水利局走好“四條路” 合力做好鄉村振興“水”文章
宿松融媒訊 今年以來,縣水利局嚴格按照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部署,堅持量質并舉,走好“節水穩農、活水美農、優水惠農、智水強農”四條路,加快推進農村水利現代化建設步伐,努力譜寫鄉村振興戰略水利篇章。
走好節水穩農之路。優化水資源配置,嚴格按照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 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工作制度,全縣用水總量、萬元GDP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逐年下降,均低于市下達我縣的控制指標。創建節水型社會,3個水利行業節水型創建單位已通過市水利局驗收,在河、湖、江沿岸村莊廣泛開展“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和《長江保護法》宣傳,散發宣傳單共千余份,制作安裝宣傳橫幅19條,全力營造節水、護水、惜水的社會氛圍。針對旱情及時輸水灌溉,組織安慶市花涼亭灌區宿松管理處農田灌溉供水約1202.34萬m3,縣釣魚臺水庫灌區工程管理處灌溉供水約4543.96萬m3,提高抗旱供水能力,助力糧食增產增收。
走好活水美農之路。深化河(湖)長制,常態化開展河湖“五清四亂”專項行動,高位推動“三長”巡河制,全面推進“三級”河長制,充分發揮“河長+檢察長+警長”機制在水生態建設方面的法治保障作用。圍繞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等五個方面,鞏固提升2020年72處市級幸福河湖創建成果,今年再創建市級幸福河湖24處,目前已基本完成縣級初驗,構筑人與自然共建共享、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走好優水惠農之路。全力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實施2021年宿松縣農村飲水安全維修養護項目、山區農村飲水工程鄉村振興銜接資金項目,有效補齊我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質和供水服務保障方面的短板問題。強化供水工程運行管理,落實聯絡員分片聯系全縣28座農村水廠,借助縣農村飲水安全微信群工作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實行網格化管理,就飲水安全問題執行動態清零制度,逐日對水廠制水工藝運行、水質日常檢測等情況進行常態化督查指導,并開展12輪次農村飲水工程巡檢工作,對全縣各農村供水工程生產運行進行不定期督查,確保水廠供水安全。做好農村供水水質凈化消毒和檢測,逐月對全縣所有水廠開展抽樣檢測,針對監測發現的問題排查原因并全面落實整改,根據監測結果,截至目前,我縣農村供水工程運行良好。
暢通群眾投訴渠道,對每處工程的管理責任人和監督管理責任人及其聯系方式,向受益村民公開,確保村民發現問題時,能及時反映,及時得到解決。
走好智水強農之路。創新監管模式,對農村小水電實行智慧化管理,全縣所有水電站視頻監控及流量計全部安裝完成,且已接入市級小水電生態流量監管平臺,落實了生態流量定量監測,有效地滿足了河流生態用水需求,筑牢河湖生態屏障。(通訊員 孫迎月)
責任編輯:楊劉敏
